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Java 之多态性
阅读量:709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99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
hot3.png

那么多态是什么呢?如何实现多态呢?多态的价值何在?

还请听君道来:

1.多态的定义

简言之,不同对象在接收到相同消息时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动作,这就是所谓的多态性比如,当人们听到“开始工作”时,清洁工去打扫卫生,老师去教书育人,程序员去写代码,老司机去开车...

2.多态的实现

方法一:继承

通过多个子类继承同一个父类,而同时重写父类的某一个方法,实现子类对父类的方法覆盖,而同时通过上转型用相同的父类对象来保存不同的子类对象,实现动态绑定。

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...:

Java源码:

class A {    public String show(A obj) 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("A and A");    }    public String show(D obj) 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("A and D");    }}class B extends A{    public String show(A obj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("B and A");    }    public String show(B obj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("B and B");    }}class C extends B{}class D extends B{}public class Test {    public static void main(String[] args) {        A a1 = new A();        A a2 = new B();        B b = new B();        C c = new C();        D d = new D(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1--" + a1.show(b)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2--" + a1.show(c)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3--" + a1.show(d)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4--" + a2.show(b)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5--" + a2.show(c)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6--" + a2.show(d)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7--" + b.show(b)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8--" + b.show(c)); 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9--" + b.show(d));         }}

输出:

1--A and A2--A and A3--A and D4--B and A5--B and A6--A and D7--B and B8--B and B9--A and D

 

这个看着很容易迷糊,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。首先,继承链中对象方法的调用的优先级是

this.show(O) > super.show(O) > this.show((super)O) > super.show((super)O)

我们来看一下较难的输出语句,a2.show(c), a2是A的引用,所以this就代表了A,但a2.show(c)在A类中找然而没有找到,于是到A的超类中找(super),由于A没有超类(Object除外),所以跳到第三级,也就是this.show((super)O),C的超类有B、A,所以(super)O为B、A,this同样是A,这里在A中找到了show(A obj),同时由于a2是B类的一个引用且B类重写了show(A obj),因此最终会调用子类B类的show(A obj)方法,结果也就是B and A。其实就是,

方法二:接口

多个不同的类实现同一个接口,而同时通过接口回调,即用接口对象来保存不同的类的对象,实现动态绑定。如果不同的类实现了多个接口,则必须通过继承让某一接口代替其它多个接口,然后通过这一接口进行接口回调,以实现动态绑定。

总结:

多态的三个必要条件:继承、重写、向上转型。

实现机制遵循的原则:当超类对象引用变量引用子类对象时,被引用对象的类型而不是引用变量的类型决定了调用谁的成员方法,但是这个被调用的方法必须是在超类中定义过的,也就是说被子类覆盖的方法。

3.多态的价值

       可以深入面向对象的思维,更能形象地抽象出一些实物,提高代码的利用率,使代码格式化而利于管理和修改,尤其在使用相应的设计模式时。

 

 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Menzel3/blog/1560159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FMX 模态窗体
查看>>
Winsock IO模型之select模型
查看>>
渲染机制/页面性能/错误监控
查看>>
程序员如何优雅的记录笔记(同步云端,图床,多端发布)
查看>>
Rss订阅
查看>>
Mac - gdb配置
查看>>
ART世界探险(16) - 快速编译器下的方法编译
查看>>
ubuntu安装经典的Gnome桌面
查看>>
Nginx unknown directive "xxxx" 错误解决办法
查看>>
Windows下查看文件MD5值
查看>>
Spring 异步消息
查看>>
杭电2017
查看>>
ElasticSearch5.* 删除index/type 数据restful API调用
查看>>
建立共享存储实验记录
查看>>
笨方法学python VII
查看>>
myeclipse控制台不显示tomcat信息
查看>>
cent os 下载地址
查看>>
SyntaxNet 中文模型的使用
查看>>
对libevent+多线程服务器模型的C++封装类
查看>>
iOS本地数据保存
查看>>